滚浸式输送机的优点是:工艺性极好,它能使车身在浸渍处理过程中旋转360°或>180°,车身外表朝下,因而能确保车身的处理面积达100%(消除“气包”),外表水平面的颗粒大幅度减少,带液量减少90%左右(提高材料利用率,减少用水量25%和污水排放量);设备长度较短,浸槽容积较小。
3.4 机器人静电喷涂技术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机器人和电控技术的进步,智能化程度的提高,小型轻量化的杯式静电喷枪开发成功,机器人静电喷涂机已淘汰了往复式自动静电喷涂机(ESTA)。两者相比,机器人喷涂机的优点是:涂装效率高,3~4台机器人就能承担由侧喷机和顶喷涂机组成的车身用9杯ESTA的喷涂任务;适用于多品种的柔性化生产;压缩空气和清洗溶剂,维修工作量仅为9杯的ESTA的35%左右,运行成本低。机器人静电喷涂的喷涂质量优,且稳定,可在线外按最佳的喷涂程序及参数示教,能克服人为因素带来的喷涂质量问题。
3.5 优化(或简化)工艺
3.5.1 优化中涂、面漆喷涂工艺
采有用3C1B中涂、面漆喷涂工艺(又称“3-湿涂装”)替代传统的3C2B工艺。例如日本马自达的3C1B溶剂型中涂、底色漆、罩光的喷涂工艺;3C1B的水性涂料体系也已获得应用。还有水性双底色漆(BC1、BC2)紧凑型面漆喷涂工艺,也是属于3C1B涂装技术;其中BC1具有中涂和底色漆的功能,也是BC1、BC2和罩光“三道漆”湿碰湿后一起烘干,德国大众已有两条轿车车身涂装线采用了这种工艺,称之为“2010工艺”。2008年6月“柏林汽车涂装国际会议”已公认“3-湿涂装”已成为除高级轿车外普通汽车涂装的主流,是世界涂装技术的发展趋势。
3.5.2 无中涂的两涂层体系替代三涂层体系
在选用耐候型、外观平滑性好的阴极电泳底漆上喷涂底色漆+罩光漆(或本色面漆),各层膜厚作适当调整,适用于经济型轿车和商用车车身涂装,在环保和节能方面明显地优于“三涂层”
3.5.3 优化(简化)车底涂料、密封胶的涂装工艺
如PVC车底涂料和密封胶不单独烘干,与中涂一起烘干的工艺已成熟并推广应用。日本丰田公司正在开发不含PVC的密封胶和车底涂料,目标是取消车身涂装的PVC线,将焊缝密封工序部分转移到焊接车间,采用自干型车底和密封胶,转移到油漆后,内饰前涂布。
3.5.6 喷涂室和烘干室的节能减排和废热利用技术
喷漆室、烘干室的能耗占涂装车间总能耗的70%以上,能源价格上涨,CO2温室气体必须减排和限排。进入21世纪以来,各公司都在分析喷漆室和烘干室能耗的基础上研究开节能减排,废热的回收利用技术,降低单位涂装面积的能耗。
4 结语
要保持汽车涂装行业的持续发展,赶超国际发展潮流实现清洁生产,必须注意以下事项:(1)树立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环保意识。企业领导人和涂装专业工作者应将保护人类生存环境,防止污染、实现清洁生产作为自己应尽的社会责任;促进涂装技术的进步;更自觉地促进汽车涂装清洁生产化。(2)应重视涂装工艺设计工作。涂装工艺设计是一项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作。绝不是简单的硬件复制或画“方块”;而是要靠工艺和专门的技术诀窍,才能设计好涂装车间。涂装工艺设计是涂装工程项目的龙头。设计的优劣直接影响工程投资、涂装质量、生产效益和对环境的影响。建设新的涂装线是实现清洁生产的最好机会,工艺设计要突出技术进步,不应简单翻版。(3)在引进、吸收国际先进涂装技术的基础上,应立足于自主开发,组织设备制造公司(设计单位)、涂装材料供应厂商、汽车厂等单位,走联合开发、攻关之路,结合国情创新。(4)学习先进的科学管理知识及经验,加强和提高涂装管理水平,向管理要质量、产量和经济效益。通过科学管理、全员努力提高涂着效率(即资源利用率)、设备的有效利用率和一次合格率(即降低返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