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结果与讨论
2.1正交设计实验
水平因素见表2所示,正交实验见表3所示。
2.2正交实验结果
由表3可知,通过正交实验的极差分析,各因素对涂膜的平均拉伸强度的影响顺序是:A>B>C>D>E。故最佳方案为A3B2C2D2E3。即固化剂乙二胺为10%,EMA为3%,BPO为2%,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60min。
2.3红外光谱分析
接技共聚物红外光谱见图1所示。从图1可以看出,1602cm-1为对位取代苯氧基的特征吸收峰,1258cm-1处为环氧树脂的C-O伸缩振动,1157cm-1处-C(CH3)2-骨架振动,830cm-1和1501cm-1处为的苯环上的对位双取代特征峰;1725cm-1处有很强的C-O的伸缩振动。证明甲基丙烯酸乙酯确实接枝到了环氧分子链上。红外光谱证实了甲基丙烯酸乙酯与环氧树脂形成接枝共聚物。
纳米TiO2加入量对涂膜拉伸强度的影响见图2所示。在体系含有3%纳米TiO2的时候,涂膜的拉伸强度最大,但超过3%后,拉伸强度急剧下降。原因是纳米TiO2的表面活性很强,可以加剧涂层高分子链段的运动,提高拉伸强度。但是纳米微粒的含量太高,其聚集倾向越严重,分散的难度也就越大,从而使涂膜的拉伸强度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