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简述了水性高温防腐涂料的制备工艺及主要性能。探讨了基料的合成(聚磷酸、反应温度和时间、缓蚀剂)、反应性、功能性颜填料以及金属粉末等因素对水性高温防腐涂料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发动机;水性涂料;高温防腐涂料
中图分类号:TQ63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12(2008)07-0004-03
0·引言
发动机部位及排气管等设备经常处于高温和腐蚀介质中,两者的协同作用进一步加速了设备的腐蚀穿孔,使生产成本增加,并给安全生产带来很大隐患。为了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通常采用有机高分子材料对其进行防护。但随着航空、航天、汽车以及兵器等行业的迅速发展,对于金属材料的使用性能要求越来越高,不仅需要在更高的使用温度以及更为苛刻的腐蚀环境下作业,同时还要具有抗震动、抗疲劳、抗温度骤变以及耐冲刷等性能,有机高分子材料已很难满足使用要求。而磷酸盐基耐高温涂层属于无机涂层,高温下可发生陶瓷化转变,耐高温防腐蚀性能优越。本文以水溶性磷酸盐作为主要成膜物质,以铬酸酐为调节剂,添加不同种类的反应性、功能性颜填料以及不同熔点的金属粉末,制备了无机耐高温防腐蚀涂料。该涂料在一定的温度下可自身反应生成致密的保护层,同时也可在短时间内与金属材料发生反应形成金属络合层,而具有极好的附着力,可长期在850℃以上温度使用,并具有优异的耐湿热、耐盐雾以及高低温等性能。
1·实验部分
1·1实验用原材料
磷酸:85%;五氧化二磷:化学纯;氢氧化铝、氧化镁、化学纯;云母粉、滑石粉、颜填料、铝粉、镍粉、铜粉、不锈钢粉:工业级。
1·2制备工艺
水性耐高温防腐涂料的制备如图1所示。
2·性能测试
水性耐高温防腐涂料主要性能如表1所示。
3·结果与讨论
3·1基料的合成
3·1·1聚磷酸的影响
磷酸盐基料是通过磷酸与碱金属反应制得的。碱金属的原子半径越小、得到的基料对底材的附着力越好,越容易得到无序的固化体,更易吸收应力和应变而提高涂层的性能。作为合成磷酸盐基料的碱金属有Mg、Al、Zn等,相比较Al的原子半径小,更适宜做合成基料的碱金属。磷酸与氢氧化铝的配比不同,其反应产物与反应程度也不同。据报道按H3PO4∶Al(OH)3=3∶1(物质的量比)的比例进行反应,可形成效果良好的C型磷酸二氢铝结构。但在试验中发现用以上的方法制备的基料,无论是涂层的强度还是防腐蚀能力上均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缺陷,很难满足使用要求。磷酸和氢氧化铝均属于三官能度单体,二者反应相当于高分子化学中的交联固化。因此可通过适当的提高基料的聚合度,来达到提高涂层的性能的目的。试验采用以下能提供更长链段的聚磷酸盐的的方法来合成涂料的基料:
为了增加基料的聚合度,以便形成更为致密的涂层,试验分别采用磷酸和聚磷酸合成基料来制备水性高温防腐涂料,并对其性能进行了对比,其结果见表2。
由表2可以看出,采用有聚磷酸存在的无机涂料整体性能优于无聚磷酸存在无机涂料。其原因在于无聚磷酸存在,生成的产物主要靠范德华力和氢键力粘合在一起,因而内聚力小,得到的涂层整体性能不好。而聚磷酸形成阶段已经生成了具有一定链长的大分子,当它与A1(OH)3反应时可进一步生成具有一定相对分子质量的网状结构高分子聚合物,使得磷酸盐体系具有较高的内聚力[2],从而提高了涂层的附着力及高温防腐等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