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改性型丙烯酸树脂防腐蚀涂料的研制
作者:未知    内容来源:中国涂装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5-27

 3 结果与讨论

    3.1 共聚接枝改性原理

    苯乙烯在引发剂和适当温度条件下生成自由基,自由基与顺酐、丙烯酸及其酯(单体)发生聚合反应,同时顺酐也可与干性油中的不饱和键发生共轭加成,从而使共聚接枝物引入了亲水性基团—羧基,正因为亲水性羧基的存在,在后来环氧树脂改性接枝中而变得容易。由于没有酯基的存在,乳液可用碱中和,得到稳定的水性乳液。

    3.2 环氧树脂的影响

    环氧树脂的品种和加入量直接影响涂料的附着力等物理性能,低分子量的环氧树脂活性大,得到树脂的透明度好,高分子量的环氧树脂活性低,不易改性,但其耐磨性较优。环氧树脂的用量要适中,加入量过少对聚苯乙烯(PS)和丙烯酸树脂改性效果不够,加入量过大,则可能在聚合反应后期出现乳液分层现象。从实验结果来看,环氧树脂的加入量为丙烯酸及其酯(单体)加入量的6%~18%。

3.3 单体组成对涂层性能的影响

    丙烯酸单体加入可以提高涂层的附着力、硬度和耐溶剂性,结构中还提供可与环氧基反应的官能团,但其加入量不宜过大,否则交联密度增大,涂层变脆,一般加入量以单体总量的2%~4%为宜。苯乙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为硬单体,主要作为增强涂层的硬度和附着力,甲基丙烯酸丁酯为软单体,可以改进涂层的柔韧性(冲击力),但软单体用量过大,会使乳胶粒子的粒径增大,变宽,成膜性能下降,成膜性能的下降必然会影响涂层的耐腐蚀性,实验表明,软硬单体的比例一般为1:2~3。具体配方组成见表2。

3.4 乳化剂的选择

    反应物中互溶性不大,需要用适当的乳化剂进行乳化才能得到稳定的乳液,均匀的乳液加速聚合反应的进行,减少胶粒粒径。乳化剂的用量不能过大,否则有可能发生乳化剂渗出涂层的现象,过少会影响乳化效果,因此选择效果较好的乳化剂及其用量对于实验的有很大的影响,实验表明,选择非离子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作混合乳化剂可达到很的乳化效果,一般地选择LAS:OP-10为1:0.5。

    3.5 引发剂的影响

    引发剂的用量与选择对乳液聚合也有很大的影响,引发剂可以加快反应速度。环氧树脂可溶于丙烯酸酯类的单体,而不溶于丙烯酸树脂,所以当反应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出现相分离的倾向,加快反应,相分离的可能性变小,引发剂还可能影响胶粒数及胶粒的粒径,一般地引发剂用量大,胶粒的粒径小,但若过量,反而加速凝聚现象的发生,使胶粒的粒径增大,实验中采用过氧化苯甲酰(BPO)作乳液聚合的引发剂,用量为单体量的0.3%~0.7%左右。

    4 结语

    4.1 用苯乙烯与丙烯酸接枝共聚,可增大涂层的附着力,同时可提高涂层的耐冲击性。苯乙烯可以利用回收的废聚苯乙烯得到,从而达到降低成本,并能保护环境。

    4.2 顺酐参与接枝共聚,增加了乳胶液的水溶性。

    4.3 环氧树脂改性的丙烯酸树脂不仅增强了其胶乳的水溶性,其所得的涂层的耐冲击性,防腐性能,耐磨性都有大的提高。

    4.4 具有附着力好,防腐性能优良,应用于金属或混凝土的腐蚀防护。

上一页  [1] [2] 


之途化工 2007-2024
京ICP备09097817号-1 Copyright www.zhituchem.com, All Rights Reserved